(十三)人力資源人口問題人力發展 (回選項) |
||
13:1:1 | 經濟發展中人力計劃的重要 | 中文 |
13:1:2 | 人力資源的培植與科學教育之關係 | 中文 |
13:1:3 | 從台灣的工業發展論將來人才的需要 | 中文 |
13:1:4 | 經濟發展與人力資源規劃 | 中文 |
13:1:5 | 經濟發展與人力資源 | 中文 |
13:1:6 | 從經濟發展看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性 | 中文 |
13:1:7 | 臺灣自然資源及人力資源的運用 | 中文 |
13:1:8 | 人力資源開發的規劃 | 中文 |
13:1:9 | 經濟發展與人力資源之開發與運用 | 中文 |
13:1:10 | 人才外流問題 | 中文 |
13:1:11 | 世界糧食生產趨勢與人口成長關係 | 中文 |
13:1:12 | 經濟成長與人口增殖 | 中文 |
13:1:13 | 化人口為人力 | 中文 |
13:1:14 | 人口壓力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 中文 |
13:1:15 | 臺灣地區當前的人口問題 | 中文 |
13:1:16 | 人口問題與家庭生活的改善 | 中文 |
13:1:17 | 當前台灣地區人口問題 | 中文 |
13:1:18 | 正視人口問題之嚴重性 | 中文 |
13:1:19 | 正視我國人口問題 | 中文 |
13:1:20 | 經濟建設與人力發展 | 中文 |
13:1:21 | 政府與企業界合作推動人力發展工作 | 中文 |
13:1:22 | 人力發展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 | 中文 |
13:1:23 | 工業發展與充分就業 | 中文 |
13:1:24 | 實施長期工業發展計劃勞工應有的努力 | 中文 |
13:1:25 | 技術人力對工業發展之重要性 | 中文 |
13:1:26 | 重視勞工地位加強職業教育 | 中文 |
13:1:27 | 工業發展與工業職業教育 | 中文 |
13:1:28 | 李國鼎概論工業教育 | 中文 |
13:1:29 | 群策群力推動職業訓練工作 | 中文 |
13:1:30 | 發展工業職業教育 | 中文 |
13:2:31 | 人力資源發展與職業訓練 | 中文 |
13:2:32 | 人力發展與技術訓練 | 中文 |
13:2:33 | 邁向工業化國家人力發展與工業職業教育問題 | 中文 |
13:2:34 | 奧國技術訓練簡介 | 中文 |
13:2:35 | 辦好技能競賽 | 中文 |
13:2:36 | 邁向工業國家青少年人力培育問題 | 中文 |
13:2:37 | 當前青少年培育問題 | 中文 |
13:2:38 | 未來工業發展與教育的關係─如何建立一個由國中階段到研究所的工業教育新體系 | 中文 |
13:2:39 | 改進工業教育面臨的問題 | 中文 |
13:2:40 | 對於未來中長程教育發展與工業發展之配合 | 中文 |
13:2:41 | 有關未來中長程教育發展如何配合工業發展之補充意見 | 中文 |
13:2:42 | 未來中長程教育規劃與工業發展之配合 | 中文 |
13:2:43 | 八十年代之經濟展望─經濟建設與教育發展的回顧與前瞻 | 中文 |
13:2:44 | 怎樣發掘就業機會 | 中文 |
13:2:45 | 迎接七十年代的中原大學 | 中文 |
13:2:46 | 大學工學院的任務與建教合作 | 中文 |
13:2:47 | 青年人努力的方向 | 中文 |
13:2:48 | 青年人的為學處世之道 | 中文 |
13:2:49 | 臺灣婦女人力在經濟發展中的貢獻 | 中文 |
13:2:50 | 台灣家庭計劃工作扮演的角色 | 中文 |
13:2:51 | 臺灣地區人口的回顧和展望 | 中文 |
(十四)社會發展 (回選項) |
||
14:1:1 | 最近財經措施的社會意義 | 中文 |
14:1:2 | 從財經觀點談心理建設 | 中文 |
14:1:3 | 工業化對於都市發展之影響 | 中文 |
14:1:4 | 第一屆亞太地區都市建設會議李政務委員講詞 | 中文 |
14:1:5 | 美國都市區段重建簡介 | 中文 |
14:1:6 | 科技發展與都市建築 | 中文 |
14:1:7 | 土壤工程之研究更上層樓 | 中文 |
14:1:8 | 建築業應有的努力與向坡地發展社會問題 | 中文 |
14:1:9 | 環境地質應用於土地利用之規劃與管理 | 中文 |
14:1:10 | 社會與人文科學在國家建設中所能扮演 | 中文 |
14:1:11 | 十項建設的社會意義 | 中文 |
14:1:12 | 重視職業道德、創造社會福祉 | 中文 |
14:1:13 | 民國七十年代社會學家面臨的挑戰 | 中文 |
14:1:14 | 經濟進步、道德退步、他人權益、不受專重 | 中文 |
14:1:15 | 經濟發展與倫理重建 | 中文 |
14:1:16 | 人孔精神 | 中文 |
14:1:17 | 人文與社會科學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 | 中文 |
14:1:18 | 在能源危機中談衣、食、住、行的觀念 | 中文 |
14:1:19 | <<本館未收錄>> | 中文 |
14:2:20 | 自由中國的生活素質─關於社會發展的分析 | 中文 |
14:2:21 | 臺灣地區人口分布與生活素質 | 中文 |
14:2:22 | 穩定人口成長增進經濟發展均衡人口分布提高生活素質 | 中文 |
14:2:23 | 論教學醫院之社會經濟價值與責任─由當前醫療環境之演變談起 | 中文 |
14:2:24 | 迎接嶄新的醫療科技‧邁向更好的醫療服務 | 中文 |
14:2:25 | 「成」人之美,「功」同良相─對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籌備小組委員會之期望 | 中文 |
14:2:26 | 追求牙醫學之優異性 | 中文 |
14:2:27 | 由台灣地區經濟發展看今後國民營養工作的重點 | 中文 |
14:2:28 | 拓展「公共衛生」的新境界 | 中文 |
14:2:29 | 開拓我國醫療的新境界 | 中文 |
14:2:30 | 建立台灣地區醫療保健體系中護理人員擔任的角色 | 中文 |
14:2:31 | 砥礪高尚情操發揮犧牲奉獻精神為全民提供醫療服務 | 中文 |
14:2:32 | 開拓我國醫學新境界 | 中文 |
14:2:33 | 啟開放醫院之先河 | 中文 |
14:2:34 | 樹立現代醫院的典範 | 中文 |
14:2:35 | 藥物食品檢驗研究所的努力方向 | 中文 |
14:2:36 | 人口結構變遷對不動產發展之影響 | 中文 |
(十五)交通 (回選項) |
||
15: :1 | 從高速公路談到未來公路建設的方向 | 中文 |
15: :2 | 臺灣鐵路的未來方向 | 中文 |
15: :3 | 資訊時代道路建設幾個問題 | 中文 |
15: :4 | 電信發展的新里程碑 | 中文 |
15: :5 | 近年來台灣促進觀光事業之努力 | 中文 |
(十六)美援運用 (回選項) |
||
16: :1 | 一年來的美援運用 | 中文 |
16: :2 | 美援對台灣固定資本形成之貢獻 | 中文 |
16: :3 | 九年來的美援運用 | 中文 |
16: :4 | 我們在怎樣運用美援 | 中文 |
16: :5 | 經濟戰略與美援運用 | 中文 |
16: :6 | 美國援外政策的展望 | 中文 |
16: :7 | 我們如何運用美國經援 | 中文 |
16: :8 | 美國經濟援助之現況與趨勢 | 中文 |
16: :9 | 一年來的美援運用與貿易 | 中文 |
16: :10 | 美援與中國 | 中文 |
16: :11 | 美援接洽情形報告 | 中文 |
16: :12 | 美援轉變的趨勢 | 中文 |
16: :13 | 繼續維持美援之需要 | 中文 |
16: :14 | 美國經援部份停止對我經濟影響之分析 | 中文 |
16: :15 | 美國對華經援問題 | 中文 |
16: :16 | 美國經援政策轉變與我應有之努力 | 中文 |
16: :17 | 美國經援部份停止對我經濟發展並無影響 | 中文 |
16: :18 | 中美經社發展基金對我經社建設極具裨益 | 中文 |
16: :19 | 美援技術協助對我國之貢獻 | 中文 |
(十七)國際合作與國際會議 (回選項) |
||
17:1:1 | 中華民國的國際技術合作 | 中文 |
17:1:2 | 台灣經濟建設與對外技術合作 | 中文 |
17:1:3 | 十年來的國際經濟合作 | 中文 |
17:1:4 | 國際經濟合作情況 | 中文 |
17:1:5 | 經濟計劃與國際經濟合作 | 中文 |
17:1:6 | 國際經濟合作 | 中文 |
17:1:7 | 國際經濟合作之進度及展望 | 中文 |
17:1:8 | 亞洲各國經濟發展情形與我國之地位及今後努力方向 | 中文 |
17:1:9 | 中華民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的任務 | 中文 |
17:1:10 | 當前國際經濟關係中中華民國的角色與貢獻 | 中文 |
17:1:11 | 亞洲經濟成長對美國之重要性 | 中文 |
17:1:12 | 二十年來中美經濟合作及其展望 | 中文 |
17:1:13 | 轉變中的自由中國經濟 | 中文 |
17:1:14 | 國際企業管理服務團在華服務的成就 | 中文 |
17:1:15 | 中美兩國企業合作的新機會 | 中文 |
17:1:16 | 中美技術合作之回顧與前瞻 | 中文 |
17:1:17 | 參加第十屆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及第六屆工業與貿易委員會經過報告及觀感 | 中文 |
17:1:18 | 現階段的中華民國經濟情勢 | 中文 |
17:1:19 | 出席聯合國暨遠東經濟委員會第二十一屆大會及訪問紐西蘭概況 | 中文 |
17:1:20 | 出席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第二十二屆會議情形 | 中文 |
17:1:21 | 亞洲及中國的經濟情勢 | 中文 |
17:1:22 | 出口擴張與經濟發展 | 中文 |
17:1:23 | 出席亞經會第二十四屆會議經過及促進中澳經濟關係報告 | 中文 |
17:1:24 | 出席第二十五屆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會議及世界銀行國際開發委員會遠東區會議報告 | 中文 |
17:1:25 | 出席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首席代表致詞 | 中文 |
17:1:26 | 出席國際工業會議一般觀感 | 中文 |
17:1:27 | 出席國際會議以及國際金融機構等年會暨考察歐美、日本經濟觀感 | 中文 |
17:1:28 | 開發中國家促進貿易及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之道 | 中文 |
17:1:29 | 開發中國家的貿易及發展問題 | 中文 |
17:1:30 | 出席聯合國工業發展研究會觀感 | 中文 |
17:2:31 | 出席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第三屆亞洲部長級經濟合作會議報告 | 中文 |
17:2:32 | 出席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年會報告 | 中文 |
17:2:33 | 對於日本經濟成長及商談經濟合作情形報告 | 中文 |
17:2:34 | 在日與各方接洽情形之報告 | 中文 |
17:2:35 | 訪日簡報 | 中文 |
17:2:36 | 透過工商界的相互合作為兩國長遠利益共同奮鬥 | 中文 |
17:2:37 | 中越經濟連繫的增進 | 中文 |
17:2:38 | 中越經濟合作的展開 | 中文 |
17:2:39 | 越南經濟建設及中越經濟合作 | 中文 |
17:2:40 | 我國的經濟建設與推動區域經濟合作的觀點 | 中文 |
17:2:41 | 中越經濟合作的前途 | 中文 |
17:2:42 | 尋求各項合作途徑建立自由福利社會 | 中文 |
17:2:43 | 加強經濟技術合作擴大合作成果 | 中文 |
17:2:44 | 隨同 副總統訪泰有關經濟部份之補充報告 | 中文 |
17:2:45 | 從農業技術合作促進非洲的經濟發展 | 中文 |
17:2:46 | 加強中斐經濟合作 | 中文 |
17:2:47 | 經濟發展與區域合作 | 中文 |
17:2:48 | 共同努力奠定區域性財稅合作基礎 | 中文 |
17:2:49 | 太平洋盆地經理人面臨的挑戰 | 中文 |
17:2:50 | 國際合作、政商協調、突破經濟發展限制 | 中文 |
17:2:51 | 參加孟帕霖學會 MONT PELERIN SOCIETY 區域會議報告 | 中文 |
17:2:52 | 參加孟帕霖學會 MONT PELERIN SOCIETY 1982年大會報告 | 中文 |
17:2:53 | 以中華民國財政部長身分與世銀簽訂貸款合約致辭 | 中文 |
17:2:54 | 以中華民國財政部長身分在馬尼剌與亞洲開發銀行簽訂貸款合約致詞 | 中文 |
17:2:55 | 台電核能電廠、台肥液氨廠與美國進出口銀行歐文信託公司貸款合約簽署致詞 | 中文 |
17:2:56 | 由三十年出席國際會議及訪問經驗談到駐外人員努力之方向 | 中文 |
(十八)出國考察與國際研究 (回選項) |
||
18:1:1 | 赴美考察報告 | 中文 |
18:1:2 | 美國人所面臨的考驗 | 中文 |
18:1:3 | 美國近百年來能源變化所反映工業技術的進步 | 中文 |
18:1:4 | 現代美國的人民資本主義 | 中文 |
18:1:5 | 美國的國內形象與國際形象 | 中文 |
18:1:6 | 赴歐考察報告 | 中文 |
18:1:7 | 法、德、義各國暨歐洲經濟社會的對外經援 | 中文 |
18:1:8 | 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所屬開發援助委員會的計畫與業績 | 中文 |
18:1:9 | 歐洲共同市場全貌 | 中文 |
18:1:10 | 歐洲共同市場之新動向 | 中文 |
18:1:11 | 考察比利時經濟報告 | 中文 |
18:1:12 | 義大利的工業建設 | 中文 |
18:1:13 | 訪歐報告 | 中文 |
18:1:14 | 訪問丹麥、瑞典、法國、西德、荷蘭綜合報告 | 中文 |
18:1:15 | 亞洲共同市場問題的探討 | 中文 |
18:1:16 | 三十年來亞洲地區的經濟發展 | 中文 |
18:1:17 | 亞洲地區經濟政策與發展策略 | 中文 |
18:1:18 | 一九八○年代亞洲地區經濟發展之問題與對策 | 中文 |
18:1:19 | 日本造船工業 | 中文 |
18:1:20 | 法國礦山試驗協會調查日本煤礦報告 | 中文 |
18:1:21 | 日本海外經濟合作基金法簡介 | 中文 |
18:1:22 | 考察韓國經濟建設簡報 | 中文 |
18:1:23 | 韓國的經濟建設 | 中文 |
18:1:24 | 訪韓觀感 | 中文 |
18:1:25 | 訪問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及科學園區報告 | 中文 |
18:2:26 | 東南亞各國工業發展計畫及其概況 | 中文 |
18:2:27 | 東南亞各國工業的發展 | 中文 |
18:2:28 | 日受重視的東南亞協會組織 | 中文 |
18:2:29 | 赴越南經濟訪問團訪問經過報告 | 中文 |
18:2:30 | 紐西蘭的經濟及其展望 | 中文 |
18:2:31 | 考察星加坡報告 | 中文 |
18:2:32 | 訪問伊朗報告 | 中文 |
18:2:33 | 訪問約旦及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經過報告 | 中文 |
18:2:34 | 中華民國赴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經濟友好訪問團報告 | 中文 |
18:2:35 | 南美經濟訪問團報告 | 中文 |
18:2:36 | 南美六國之經濟情況 | 中文 |
18:2:37 | 介紹非馬經濟合作組織及非馬科學研究委員會 | 中文 |
18:2:38 | 世銀集團與世界經濟發展 | 中文 |
18:2:39 | 國際貨幣與世界經濟通貨問題 | 中文 |
18:2:40 | 當前之國際貨幣問題 | 中文 |
18:2:41 | 當前石油資金問題 | 中文 |
18:2:42 | 阿拉伯國家產油財富之運用及其問題 | 中文 |
(十九) 大陸問題研究 (回選項) |
||
19: :1 | 以台灣發展經驗評估大陸現代化 | 中文 |
19: :2 | 李國鼎談中國大陸的現代化 | 中文 |
19: :3 | 中國大陸意識型態與現實情況之對比 | 中文 |
19: :4 | 從中共的四個現代化談到中日貿易 | 中文 |
19: :5 | 論中共的和談統戰陰謀 | 中文 |
(二十二) 其他 (回選項) |
||
22: :1 | 接受麥格塞塞政府服務獎答辭 | |
22: :2 | 接受大韓民國成均館大學校榮譽經濟學博士學位典禮中致謝辭 | |
22: :3 | 如何在工作中求新知 | |
22: :4 | 我求知的過程和經驗 | |
22: :5 | 心臟病與我─我在病中的見證 | |
22: :6 | 赴美治療心臟病經過 | |
22: :7 | 邁阿密「開心」記 | |
22: :8 | 李國鼎以傳道者的心情力促國家現代化 | |
22: :9 | 李國鼎行伉儷恩深義重四十四載 | |
22: :10 | 中華民國名人簡介─李國鼎 | |
22: :11 | 源 | |
22: :12 | 基督徒對於國家與社會的責任 | |
22: :13 | 雲彩般的見證人 | |
22: :14 | 教會如何面對經濟衰退的打擊 | |
22: :15 | 禱告詞 | |
22: :16 | 讀者心目中的好報紙 |